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

舍我其谁

汉语言中,“气”和“势”的结合,实在是非常伟大的创造。

人是需要“气势”的,生活、工作都需要,俗话说的“精气神儿”,或者“精神头儿”。林语堂先生在《说话的艺术》中讲到:“演说中最精彩的东西,不是外形和智力,乃是精神,将演说如生命一样去表现。”

早上八点半起床,貌似之前还下了一点雪。此时方有些冬天的感觉,合肥毕竟也算南国了。天空飘着毛毛细雨,如果不是风的骨感,我是分不清是春雨还是冬雨的。

下午课上,我做了一个课程论文的预报告,题目是“社会化媒体助力草根NGO成长”,个人觉得讲得很快,而且在台上很难有那种拓展的意识,大部分只是在念内容,不过声音似乎还可以,整体形象也还算大方,也注意到了和观众的眼神互动(虽然还不够)。中间出现了一个小错误,我及时纠正后,听到几个女同学在笑。整个过程还比较流畅,也因为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吧。

我所意想不到的是,在我的报告结束后,同学们居然鼓起了掌!因为无论在上几次课,还是本次课的近三个小时的个人报告中,从没有同学获得过掌声。我一时不知所措,只好再次向台下鞠躬致意,这时又听到台下女同学的笑声。我自然不知道,这是怎么回事的。

王老师点评时,提到当前中国NGO的现状,尤其提到自然之友创始人之一的梁从诫先生,以及梁启超、梁思成的贡献和遗憾。他肯定了我的选题,并指出我的报告值得大家的鼓掌,还提出了一些问题及修正意见。

对此,我是很高兴的。被认可,的确是很舒服的感觉。我想,也许并不止于此。我更想知道,我是否是一个时代青年,能够做些什么的时代青年。没人告诉我,我只好自己去寻找答案。于是,我对我认为正确的事情是能够坚持的,并能够真正用心去做。

说到这里,我不得不承认我的苛刻了。就拿这门课来说,都这么长时间了,很多人还是分不清这种报告到底该讲些什么。我不明白,他们都是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,却还不如我这个大气物理学专业的选修者想得明白呢?听有些人的报告,就会非常痛苦,有讲html5技术的,有把相关内容完全粘贴在PPT上照着念的……是的,我自认比他们做得好,虽然我并没有传播学的任何基础,可我在用心去做,这是最基本的,也是最难得的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